枣庄凰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

2009-09-18 17:50 來源:????????? 責編:???



方毅(中)與范慕韓(右)
 
  1982年范慕韓同志擔任國家經委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組考勤,1985年出任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會長。為振興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為制定規劃和完成印刷技術改造項目費盡心血,為我國印刷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黨的教育和培養下成長

  范慕韓同志1917年生于山西省繁峙縣,1936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1937年因抗戰爆發而輟學。

  1938年范慕韓同志參加二戰區新軍政治部作宣傳工作,這是當時抗日統一戰線在山西的一支部隊,1939年閆錫山要發動反共,形勢十分緊張,慕韓同志轉到新軍工衛旅政治部作宣傳工作,1940年組織上為加快他政治思想進步,調到延安去學習。

  去延安這是當時青年知識分子熱切企盼的愿望,對慕韓同志來說,也是他接受黨的教育和培養而成長的時期。

  1940年7月慕韓同志到陜北公學編班學習,這一年毛主席在國民黨封鎖陜甘寧邊區的困難形勢下,提出為緊持抗戰、保證軍民生活,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為響應黨的號召,從這一年開設了博物課,他被調任博物課教員。

  1941年為進一步發展邊區經濟,慕韓同志又接受組織調動到邊區政府建設廳工作,他在工礦科任技士,擔任地質調查和勘測礦產資源,1942年為加強工業管理培訓人材,建設廳舉辦了工業職業學校,他被任為學校的教導主任,1943年延安整風學習后,他回到建設廳研究室任研究員,積極參加煤、鐵資源調查,組織為生產安全火柴找尋錳礦資源的工作,直到他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離開延安為止。

  在延安的五年,對慕韓同志的成長是極其重要的五年,在政治上他加入了黨,提高了覺悟,在工作上得到了鍛煉,他的每次工作調動都是在邊區為發展經濟的各項決策下作出的,他從政治上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工作實踐上盡了自己的努力。

  新中國成立后,慕韓同志工作最長的時間是在國家計劃委員會,由1953-1965年工作了13個年頭,他擔任過局長、委員職務,到1960年擔任了副主任,1965年調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主管儀器儀表工業 。不到一年就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他受到沖擊,但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直到1975年他奉調陜西機械學院作院長。

  1978年慕韓同志調任第六機械(船舶)工業部副部長。到1980年出任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副主任。40年間慕韓同志在國家許多經濟部門擔任領導工作,有豐富的閱歷和經驗。

  新時期印刷技術發行的組織者

  80年代中國印刷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世界發達國家早在60年代末,就將計算機技術引入印刷工藝,結合激光照排機排出西文。第四代計算機排版激光照排的印前系統,到70年代已經達到普及應用的時期。這對中國仍然處于鉛字印刷的落后狀況,是很大的啟發和激勵。

  70年代中期,中國為采用世界新技術,提出了“漢字信息處理工程”課題,以尋求漢字輸入計算機字庫的可行方法,1981年電子工業部主持鑒定了北京大學推出的漢字高倍數壓縮和高速度還原技術的原理性樣機,并起名為華光型計算機激光照排系統。這就為中國印刷術革命性變革創立了可行的技術基礎。

  而中國印刷工業直到80年代初仍然處于傳統的鉛字排版,宣傳部門和出版部門普遍感到印刷周期過長和印刷品質不高的“出書難”的局面,因而在1982年身任文化部出版局顧問的王益同志就向新華社反映了這種情況。之后中央宣傳部和文化部聯合與國家經濟委員會在1982年8月16日會議上商定,要“振興中國印刷工業”,在我國解決了漢字信息處理工程的基礎上,采用世界新技術,對印刷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這時范慕韓同志剛剛從國家機械委副主任崗位上退下來,但仍擔任新組建的國家經委機械辦主任的職務。會上勁夫同志委托慕韓同志組織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請文化、機械、電子、輕工、化工部負責人參加,以便統籌解決我國印刷工業技術進步問題。他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的要求下,成為我國印刷工業的一位領導人。

  調查研究 制訂規劃

  印刷工業在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處于管理分散、部門分割、互不協調的狀況。報紙、書刊印刷基本上是“誰用、誰建、誰管”的封閉型行業,F在由國家經委來統籌組織,用當時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廖井丹同志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轉變,說明印刷要作為一個工業部門來規劃管理。但是這對于長期從事經濟管理領導工作的慕韓同志來說,也還是一個新的課題、新的領域。

  慕韓同志決定從調查研究人手。

  1982年8月30日,他給當時國家經委機電局局長魯兵同志寫信部署這項工作:“第一步,先參觀三、四個印刷廠(及報社),弄清楚印報、印書的全過程,落后的裝備是什么?他們希望如何改造(世界上已經有哪些新技術裝備),根據系統工程的觀點,分成若干工程系統,以便于分工攻關和將來組織生產(包括引進技術)。

  第二步,裝備一兩個理想的試點項目,國內制造加上國外引進,由印刷部門提出要求,制訂計劃(籌措資金),然后制造部門總承包,逐步改變目前小手工業式的做法,將來由制造部門成套供應,使用部門直接訂貨,去掉中間再分配這個環節。

  第三步,結合技術裝備政策,制訂印刷技術裝備規劃,明確“六五”、“七五”達到什么水平(提供哪些設備),同時按工業部門明確分工。這項工作在年底以前應該有個結果。

  按此部署,從1982年9月份起他帶隊到北京新華印刷廠、人民日報印刷廠、中國科學院印刷廠等深入調查研究,與廠長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經過反復討論研究,慕韓同志主持組織起草了我國印刷技術裝備“六五”、“七五”發展規劃,這個規劃集中體現了對我國印刷和設備器材工業發展有深遠影響的戰略和思路:

  第一,振興我國印刷工業要依靠技術進步。慕韓同志反復強調改造我國印刷企業不能再走鉛排、鉛印,增人、增廠房、增設備的老路,世界印刷技術日新月異,一定要把我國印刷工業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

  第二,要有明確的戰略目標。經反復論證,確定80年代我國印刷工業技術進步的目標是:照相排字(1985年后發展為激光照排)、電子分色、膠印印刷、裝訂聯動。實踐證明確定這個目標,使印刷和設備器材行業萬眾一心,有極大凝聚力。

  第三,要按系統工程原則,統籌規劃。根據喬木同志批示,慕韓同志一再強調改造印刷工業涉及許多工業部門,如機械、電子、化工、輕工等,一定要統籌協調同步發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單打一發展都不可能成功,因此在規劃中,印刷各相關工業部門都承擔了明確的任務,并且有相應的措施。這樣通過規劃的實施,把我國印刷和相關的工業有機地組織起來了。由慕韓同志任組長的國家經委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工作,也為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第四,組織好印刷技術進步一條“龍”。作為系統工程,印刷技術進步包括科研攻關、技術開發出引進技術、研制生產和企業技術改造等各個方面。慕韓同志強調要按一條“龍”方法來統籌組織各個環節必須首尾相應、環境銜接,這樣才能產生最大經濟技術效益。

  第五,重點突破,典型開路。慕韓同志特別重視典型示范作用,在制訂規劃時,他親自主持確定各行業技術改造的重點。如印刷方面確定北京新華印刷廠、人民日報印刷廠。中科院印刷廠;機械方面確定北京、上海兩個人民機器廠;電子方面確定華光激光照排系統和新華社;油墨確定天津油墨廠;感光材料確定化工部第二膠片廠、汕頭感光材料廠;造紙確定岳陽、柳江等紙廠為改造重點。把有限資金集中起來重點突破,形成為我國印刷工業的骨干支柱企業。

  第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盡快提高技術起點。慕韓同志從我國實際出發,對國內技術基礎較差的薄弱環節確定直接引進國外技術,如電子分色機,采取引進和合作的方針,提高起點。

  慕韓同志倡導的這些印刷技術進步的規劃、指導思想,不僅對印刷工業的發展,而且對于國民經濟各行業研究發展思路都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1982年歲末,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出版工作會議上,慕韓同志專題作了規劃的報告,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隨后在1983年2月11日,慕韓同志簽發,正式向國家計委、國家經委上報“關于提請審批印刷技術裝備發展規劃的報告”。

  1983年3月2日下午,姚依林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國家計委、經委第六次聯合辦公會議,宋平、張勁夫、呂東等同志出席,會議審議了由慕韓同志主持起草的印刷技術裝備規劃草案,會議原則批準了這個規劃方案,并在1983年5月由國家經委、國家計委聯合發文,正式下達貫徹實施。從此建國以來我國印刷工業規模最大的一次技術改造正式開始了。

  依靠科技注重落實

  實施規劃關鍵在落實,特別是資金和措施的落實。慕韓同志為此付出極大心血。1983~1985年慕韓同志帶領經委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負責人連續三次向張勁夫、鄧 力群同志匯報印刷工作規劃落實情況,在國家高層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逐年落實了年度技術改造計劃,使規劃得以順利實施。

  慕韓同志特別關心重點改造項目的規劃落實。對納入規劃的國家十二個重點改造項目的規劃方案逐個組織審查,他深入每個企業親自指導、修改改造方案,鼓勵企業果敢采用新技術、新裝備。他直接指導的北京新華印刷廠、北京人民機器廠、天津油墨廠、化工部第二膠片廠通過技術改造都已成為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我國印刷和設備器材行業的骨干企業。

  慕韓同志以其對新技術的敏銳洞察力,全力支持我國自主開發的計算機激光漢字照排系統,1982年當確定把北京大學等單位聯合開發的華光激光照排系統納入“六五”、“七五”發展規劃重點項目時,華光系統還處在研制階段,穩定性、實用性還很不成熟,不少人對我國是否有能力開發成功作為當今世界印刷技術最先進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技術還有很大疑慮。慕韓同志深入到北京大學、濰坊計算機公司、杭州通訊設備廠,仔細聽取他們的技術方案,并同有關方面座談討論,經過與其他各種方案的比較,決定支持華光激光照排系統,而且把它作為80年代我國印刷技術進步的突破口,在確定規劃十六字奮斗目標中響亮地提出“激光照排”的口號。

  由于國家的支持和慕韓同志的決策,我國自主開發的激光照排系統的進度大大加快了,王選、陳望銶、李新章、向陽、孔照元等一批科技人員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1984年具有實用性的華光H型在新華社投入中間試驗,在試驗中慕韓同志多次深入現場,與已故新華社副社長楊家祥同志共同研究解決試驗中出現的問題,1985年2月正式通過由國家經委組織的國家級鑒定和驗收。華光系統在實用化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科學技術和生產相結合,科技成果實用化、商品化、產業化是我國科技工作長期未能很好解決的重大課題。由北京大學等單位開發的“華光”激光照排系統,在1985年獲得了我國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盛譽。但是慕韓同志認為關鍵在于應用,而系統最嚴格考驗是排印日報,因此慕韓同志主要作編輯大報、日報的實用試驗,經過多方協調,1986年9月經委協調小組決定在《經濟日報》進行日報編排的實用試驗。參加系統攻關的各單位科技人員齊心協力,克服種種困難,終于獲得了成功。1987年12月2日,經過慕韓同志親自組織籌備,由國家經委再次組織國家鑒定和驗收,獲得一致贊譽。從此我國激光照排走上了推廣應用坦途。1990年全國省市級以上報紙,大都采用國產激光照排系統,1991年全國1,500家骨干書刊和報紙印刷廠裝備了“激光照排”機,排字能力大大提高,充分顯示了先進科學技術的強大威力,走出了依靠科技、振興印刷的成功之路。
分享到: 下一篇:怎么計算油墨合理用量,降低調專色墨成本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